查看原文
其他

*天线* 蔡骁 | 另一种摄影史 04

蔡骁 HeroBook 2022-12-25



蔡骁

摄影爱好者 / 播客<告别摄影>主持人之一




为了看清当下摄影界的全貌、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,本系列尝试以日本摄影家金村修《挑衅的摄影史(挑発する写真史)》一书为线索,重新梳理20世纪的摄影。背景介绍详见《另一种摄影史 01》




第三讲 快照的轮回转世

亨利·卡蒂埃-布列松(Henri Cartier-Bresson)、森山大道、牛腸茂雄



读完这一讲,发现能把这三个人串起来的,只有快照这个关键词。


snapshot这个词我找不到对应的中文词。“快照”这个词在百度里要么是个IT用语,要么是指“照相馆的一种冲洗过程短的照片,如:证件快照”。


这一讲的前言里提到,说起“快照”,我们(他们)会联想起很多,比如朋友聚会随拍的纪念快照(这种国内可能会用“抓拍”一词),比如在街头拍时尚男女(这种国内似乎用“街拍”一词,北京三里屯好像蛮多),比如抓拍街头陌生人(这种国内似乎常用“街头摄影”一词)。

我觉得对“街头”的强调会让snapshot的概念变窄,这里姑且用“快照”这个说法。






布列松



决定性瞬间


“决定性瞬间”原本是书名,最早在法国出版时标题是《Images à la Sauvette》,英文版被翻译成《The Decisive Moment》。法语原标题似乎并不是决定性瞬间的意思,因而这个概念可能是在一次误译中偶然诞生的,而非来自于布列松。


在金村这里,决定性瞬间的“决定性”,来自于画面的构图。虽然现代摄影的教育强调不存在决定性瞬间,但事实上你依然会选择,在哪个瞬间按快门。与画面的构成相对的,可以说是具体的“东西”。在金村看来,“东西”是因“框取”(framing)的存在而存在的。





「 这种框取,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快乐。


因为你是用画框把现实分解了。这唤起一种萨德式的欲望。框取,会改变画面构成。画面构成,会让“东西”与“东西”之间产生关系。“东西”,如果是单一的,那它还不是“东西”。只有在与其他某“东西”产生关系了,它才成为“东西”。关系发生变化,观者对“东西”的观看方式也会变。所以,框取会改变“东西”的意义。而这对我自己来说会感觉到快乐。


进而,在自己感到快乐的地方,就想要一直按快门。拍摄的全部过程都是高潮。最开始的几张是会为了鼓劲而随便拍拍。但基本上从头到尾无论哪一张,要说它是决定性瞬间那它确实是决定性瞬间。说起决定性瞬间,会有种“仅有一次”的感觉,但其实“决定性瞬间无限地存在着”。





金村的这段话我觉得很值得参考。在我看来,画面上的框取(或者说构图),是摄影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基本方式,而非颜色或其他。记得第一次与张君钢聊到我自己的摄影,我说我唯一的技术就是构图。我那么说是因为从拍摄者的角度我确实只管构图,不管别的(比如颜色,光线之类的)。


回到布列松这里。

布列松似乎是在追求“完美的构图”。我不确定他关于“完美”的标准是什么,我猜可能是某种“恰到好处”的感觉?比如这张:


Behind the Gare St. Lazare, 1932


是构图而非“事件”。多数不是把什么特殊的事件“抓到了”的决定性瞬间,而是平淡无奇的瞬间,用最完美的构图将其框取下来的“决定性”瞬间。这张跳水坑的照片,仔细想想也并不是什么特殊事件。但这样的完美的画面似乎让这个事件“升华”了,原本平淡的一次跳水坑,变成了一个有“高潮”的事件。那么,是他抓到了这个高潮呢,还是他成就了这个高潮呢?




偶然与必然


「街头快照(street snap)是种把无意识引进到摄影里的方法」。比如金村的摄影,构图虽然严密,但拍到的人是偶然的——这是现代摄影的做法。

布列松则有种想把现实世界中的偶然变成必然的冲动。他相信,通过对手中的徕卡相机的完美控制,可以创造出一个超越了绘画的更美的世界。


「然而相机会背叛人的意志。这也是为什么1970年代以后的现代艺术家开始使用摄影。」


20世纪的现代艺术似乎有个整体倾向,就是不再相信“人”的意志,放弃必然,开始追求“偶然性”。快照呢,则可以说是摄影中偶然性的最集中体现。尤其是轻便的小相机,太自由了(太偶然了)。这种偶然在布列松的照片里不容易看到,在比较“现代”的摄影里容易看到。甚至可以说,作为资深摄影爱好者,当你看到一张构图严谨画面好看的照片,你会觉得它很“传统”;当你看到一张构图松散随意不咋好看的照片,它反而显得很“现代”。在我个人看来这两种都没啥意思,都是或新或旧或明或暗的老法师;只有既严谨又随意、既传统又现代、既偶然又必然的照片才有意思,因为摄影发展到今天,任何“可以归类”的摄影都太容易被识破那一点小伎俩,太难给人留下印象。




森山大道



森山大道很有名,大家都知道森山大道,提起森山大道,我想一般摄影爱好者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这样一些词:

黑白、街拍、高反差、广角、GR、情绪、怀旧、生猛、东京新宿、中平卓马、荒木经惟……


我自己对森山的认知,最早是豆瓣相册,尤其某一天半夜在豆瓣上看了《告别摄影》,还冲动购买了实体画册(一次也没翻过)。不知为什么森山的摄影很容易激发人强烈的模仿冲动,不知道有多少人开始摄影,就是从模仿森山开始的。很神奇。当时我自己是直接去电器店买了GRD3,开始“街拍”。

后来,读了《犬的记忆》,看了纪录片《Near Equal Moriyama Daido》,对他的认识加深了一些。再后来,读到一些清水穰、大竹昭子关于他的文章,认识又加深了一些。再后来读到金村高泽关于他的对谈。此时我发现,森山的摄影比自己想象的广很多,不是随便在网络上看看资料就能完整深入了解、理解的。虽然他是日本摄影家在中国被介绍得最多的一位,但大家对他的认识或许依然比较浅(在日本也一样)。如果只从一般的“街拍”的标签去看他,好像会错失很多东西,就挺遗憾的。不过金村高泽也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,这里把他们提到的几个点说一下。




金村与森山


金村自己早期也是街拍,拍的也是东京都市,并且照片影调也偏黑,所以当时常被认为是对森山的模仿。他自己内心虽然对森山抱有敬意,但嘴上会说讨厌森山、看都没看过。

这好像是人之常情。大多数拍照的人,应该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在模仿别人。但每个人刚开始肯定会有他的模仿对象(金村也有他的模仿对象,虽然不是森山)。森山自己的模仿对象好像是威廉・克莱因,而且他自己明确承认这一点。另一个例子是尾仲浩二,他早期也是追随森山的摄影。

不过,这些摄影家后来的成熟作品,就不大看得出他早年是在模仿、学习谁了。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。大家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,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风格,完成了对前辈的超越。


80年代,金村接触到森山的摄影时,觉得森山是个早已过气的老一辈摄影家。




《仲治への旅》


森山的创作生涯很长,金村最感兴趣的是这本《仲治への旅》,这本大概是80年代前半拍的,是在70年代“挑衅”的粗糙・晃动・失焦风格之后。标题是对摄影家安井仲治的致敬。

这本我以前没看过,在网上找到几张图:












可以看出,这里的照片大多不是典型的街拍风格,整体偏怀旧。有精心构图、充满感情的,也有随意、冷淡、条件反射式的。这部分金村高泽提到的关键词是「文学性」,「物质性」,还有「Weegee式的“向外的欲望”」。




《Daido hysteric no.4》


关于森山的传记,这里不重复了,只提两点:

70年代“挑衅”时期之后到80年代,森山处于低谷时期,不过这段时期森山并没有停止摄影,他依然在拍照和发表作品。这一点看维基也能看出来。

90年代在时尚品牌HYSTERIC GLAMOUR发表的《Daido hysteric no.4》是森山重新“火”起来的一个节点。80年代在杂志连载的《光与影》可以说是“复苏”阶段,而这本《Daido hysteric no.4》或许标志着另一个阶段的开始。


这本我也没看过画册,据说是开本很大、很厚的一本。在网上找到几张图,可以稍微感受一下氛围,明显不同于刚才那本《仲治への旅》:















一下子变得很都市,一点都不怀旧了。


这本书当时在摄影圈之外似乎并没有很大影响。但据说当时在纽约aperture的Ivan Vartanian被这本书震撼到了。

关于这本书,金村高泽提到的关键词是「英文名」、「设计师的力量」。


另外,为什么是森山进入国际视野,而不是其他日本摄影家,这个疑问依然存在。




“摄影家”的自我意识



金村说《遠野物語》里作者介绍这张照片里的森山像个文学家,他认为这是森山的作者意识的一种表现。

这个切入点是我以前没想到过的。说起“摄影家”,总给人“低调”、“朴素”的印象。这里的森山明显不是这样。




森山与威廉・克莱因


森山曾在文章里写到“世上没有哪个男人比我更爱威廉・克莱因了”。

这部分金村高泽拿他俩做了一个对比。

威廉・克莱因在《纽约》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之后,一直坚持、完善这一风格,没再变过;森山则看似始终风格强烈,实则不断地在打破原有风格,除了高反差以外,不固执于自己的风格。




「粗糙、晃动、失焦、高反差、抓拍……谈到森山时会出现的这些标签,并不一定能概括他的所有作品。不过,graphical的冲击力是一以贯之的。而且还有摄影式的偶然性,与未知事物相遭遇的exciting的要素。而这也存在于克莱因摄影之中。」





graphical一词,似乎是把握森山风格的一个关键词。或许也是森山摄影激发人模仿冲动的魔力所在。


不过,近年来森山开始拍彩色照片,这在金村看来是很不得了的一件事,因为这意味着森山放弃了几十年来对graphical的构图的执着,放弃了原本占据森山摄影表现之80%的暗室作业,进入新的领域。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


牛腸茂雄



牛肠的名字出现在这里让我有点意外。得知金村很早就看过牛肠的作品,并深受影响,让我更加意外。

前面两个名字,属于快照界的泰斗,而牛肠则是个挺小众、有点另类的摄影家,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被放在这里讲。


我个人是蛮喜欢牛肠的。他的两部主要作品《SELF AND OTHERS》和《見慣れた街の中で》我都很喜欢。但没想到,金村是在看了牛肠的照片之后,「决定成为只做作品的“摄影作家”」的。金村早期拍街头快照,也是受到《見慣れた街の中で》的影响。




《SELF AND OTHERS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这里是画册的前一半。完整画册请看:

https://www.douban.com/people/by311/photos


读了金村高泽这部分对谈我才知道,原来看《SELF AND OTHERS》时那种奇怪、奇妙、“不正常”的感受不只我一个人有。


这种“不正常”的感觉是从哪儿来的呢?


照片里的人,似乎都在凝视着观者,那种目光,说不上亲近,也说不上戒备,似乎处于某种暧昧的紧张感之中,总之就是不正常


照片里的人,让观者不会产生好奇心:他们是谁?他们是做什么的?他们是谁似乎不重要。以前,我往豆瓣相册上传过这本画册的图,后来有网友给每一张都加了一条评论,标注了每一张所拍的人的名字,可能是画册上原本是有标注人名的。但这些评论让我很不舒服。似乎我并不想知道他们的名字,不想让他们具体化,不想让他们变成“具体的某个人”,我似乎有点享受那种“悬着”的感觉。




「肖像,一般来说是会强调专有名词的。但牛肠的肖像则是匿名的。不断地将拍摄对象匿名化。比如拍亲子的照片,一般的摄影师来拍肯定氛围会更好。」


「通常,被拍的那个人属于哪个社会阶层,有怎样的背景,都能看出个大概,但在牛肠这里就很暧昧。能证明那个人身份的东西没有被拍下来。一下子把名字从拍摄对象身上剥夺下来了的感觉。」





阿勃斯与牛肠的双胞胎照片的对比:




差别在于对人物的强调与否。


据说,牛肠本人在这组作品里,追求的就是“尽可能一般地去拍”。

「“一般地拍”,做到了极致,竟到达了这样一个奇异的世界。」


我自己对所谓的直接摄影产生信心,也是从这组作品开始的。他没有森山那样强有力的视觉冲击,没有复杂高超的暗房操作,没有特殊的器材,没有特殊的模特,没有特殊的构图,没有特殊的瞬间,没有特殊的作品概念作品构成,可以说他这组作品“什么都没有”,可他却拍出了、拍到了某种“不一样的东西”。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摄影(自身)的力量之所在。从这里,我开始认为,摄影除了单纯的“记录”东西,还能有其他很多事可以做。




蔡骁 | 另一种摄影史  往期👇 



*天线*  蔡骁 | 另一种摄影史 01

*天线*  蔡骁 | 另一种摄影史 02

*天线*  蔡骁 | 另一种摄影史 03





*天线* 接收来自不同频道的讯号,

收录关注摄影与艺术的写作、话语、声音,

想法转为电波,再次连接了听众







* 往 期 内 容 *


















翻书视频在HeroBook微博
👇 点击阅读原文进书店逛逛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